小寶寶脾胃虛弱,很容易出現(xiàn)消化不良、積食、不愿吃飯、便秘、腹瀉等異常,今天就來教大家?guī)讉€推拿穴位和手法,可以健脾和胃,增強寶寶消化系統(tǒng)功能。快來學習一下吧~

第一步、補脾經(jīng)
脾經(jīng)位置: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沿著小兒拇指橈側,從指尖推向指根,反復操作500次。
第二步、掐揉四橫紋
四橫紋位置:手掌面,食指至小指,4個手指的第一指間關節(jié)橫紋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拇指指尖掐揉患兒的四橫紋,掐1下,揉3下,操作3~5遍。
第三步、順運內(nèi)八卦
內(nèi)八卦位置:以手掌中心為圓心,以圓心至中指指根橫紋約 2/3 處為半徑,畫一圓圈,八卦穴即在此圓圈上。對腕橫紋中點者為坎,對中指者為離,在拇指側中點為震,在小指側中點為兌,共八個方位。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拇指面自乾向坎、運至兌為一遍,在運至離時輕輕而過,操作100次。
第四步、揉板門
板門穴位置:在手掌大魚際之平面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揉患兒的大魚際,操作100次
第五步、摩腹
摩腹位置:患兒的腹部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手指掌面,沿環(huán)形方向摩擦小兒腹部的皮膚表面,要做到皮動肉不動,就是只有皮膚動,皮下的脂肪和肌肉是不動的,操作6分鐘。
摩腹的方向應根據(jù)寶寶所患疾病而定,如果寶寶便秘、積食、消化不良,摩腹的方向為順時針;如果寶寶是腹瀉,摩腹的方向為逆時針。
第六步、按揉足三里
足三里位置:外膝眼下3寸,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拇指指端按揉患兒的足三里穴,操作200次。
第七步、按揉脾俞、胃俞
脾俞、胃俞位置:分別在第11、12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
操作方法:操作者用拇指按揉脾俞、胃俞,各操作50次。
第八步、捏脊
捏脊位置:小兒的背部脊柱
操作方法:操作者雙手的大拇指與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相對,向上捏起皮膚,同時向上捻動。兩手交替,沿脊柱自下向上操作,可操作5~10遍。
捏脊不僅常用于小兒疳積、腹瀉等消化系統(tǒng)的病癥,還具有強健身體的功能,是小兒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。臨床多與補脾經(jīng)、摩腹、按揉足三里等配合應用,對于小兒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癥均有一定的效果。
以上介紹的是小兒健脾和胃常用推拿手法,這套手法可以起到消積導滯、增強脾胃功能的作用,針對寶寶食欲不振、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等情況有非常好的療效,如果您的寶寶有這方面的問題,不妨試試給他試試吧。
【